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日愈提高,电子产品在无形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由于电子产品存在更新快、产量大、使用寿命低等特点,人们对于其需求量日益增大,电子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则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发展趋势下,回收电子产品的企业随势而生,成为目前市场发展的新型趋势。
国家对于环保事业的投入力度日益增大,电子产品回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目前热度较高的行业。企业进行回收和拼装电子产品等合法运营工作,须向国家申请相应的运营资质,并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回收电子产品工作时需准确了解产品提供者的具体信息以及相关的情况,做好信息登记工作。
1.行政责任
企业进行电子产品回收工作的前提是取得相应的营业资质,若该企业在未取得回收资质而私自进行回收工作,即违反行政许可规定,则需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该企业很有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承担行政罚款。
2.民事责任
若企业收取提供者违法取得的电子产品,则属于取得不当得利,需承担民事责任。若企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善意购买取得该电子产品,那么受益企业返还的不当得利利益范围仅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若企业是在知情的情况下以低于市场价格恶意购买该电子产品,受益企业不仅须返还其所得到的全部实际利益,还须就受损人的损失加以赔偿。
3.刑事责任
非法取得电子产品的企业除可能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外,严重情况下,可能会涉及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企业若不具备拆解回收电子产品的条件、亦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以次充好,再次销售的,达到一定数量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另外,若企业回收明知是犯罪所得的电子产品,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予以收购,该行为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单位构成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徒刑,并处罚金。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回收电子产品行业的确是目前一个较为新颖、吸引度较高的行业,社会需求量也大,但是该种新型经营模式尚未发展成熟,社会对其发展要求度也较高,故仍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呢?
1.企业在从事回收电子产品业务之前,需取得相关营业资质,并且按照资质要求进行合法的营业活动。在交易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交易的价格也不可明显低于同类同种物品的市场价格。
2.企业在回收电子产品时,需要求提供者提供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验证是否是本人提供。对于来历不明的电子产品,企业不得进行回收。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个人隐私数据,为保护提供者的隐私,在确认身份无误后,回收者应提醒提供者将该电子产品的相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避免因消息的泄露而承担法律责任。
3.企业进行电子产品的回收工作时,若发现提供者是违法提供电子产品的,应保留相关证据,及时联系实际所有权者。若违法提供者肆意阻拦,或采取不法措施阻碍正常经营,企业应及时报警,交由公安机关解决,切忌因小失大,勿因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而导致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承担法律责任。
关注“海涵律师事务所”公众号
及时获取实时专业的法律资讯信息
以及对外公开培训课程
课程报名以及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