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选
NOV. 2024
诉讼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为了防止因财产转移、隐藏或毁损而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争议标的或者其他财产采取一定的保全措施。
它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不仅有利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保障判决执行,而且往往还能对被申请人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推动其主动履行义务,甚至促成案件的和解或撤诉。那么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又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诉讼财产保全的主体一般是案件的原告(或者是仲裁案件的申请人),被告因无相应的诉求一般无法申请财产保全,但被告可通过提起反诉,以反诉原告的身份申请财产保全。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向负责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对于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需向被申请人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财产保全的申请需有明确的财产线索,通常包括被申请人名下的银行存款、不动产、动产或其他具有财产价值的权益,提供的财产线索应尽可能明确,比如申请冻结银行存款,需提供具体的账号和开户行;申请查封不动产,需提供具体的地址、不动产证号或不动产权证。 不过也有一些地区的法院,同意申请保全人向法院提出网络查控申请,由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裁定保全的财产或者保全数额范围内的财产进行查询,并采取相应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另外,在保全动产类财产时,往往财产所在地的法院,保全效率会更高一些。所以在申请保全时,也要注意在有管辖权的法院中进行选择。 申请人需要根据法院要求,提交书面申请书,内容一般需要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请求事项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申请保全的数额或争议标的,明确的财产线索等。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还需为保全申请提供担保。担保可以是金钱、财产或其他形式,其目的是防止因保全措施不当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在实务中,为了便利,许多申请人会选择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担保费),以保险公司出具保函的方式来提供担保。
保全的财产范围应与案件的诉讼请求相当,不超出必要限度,否则法院有可能不予同意。 申请人应在发现被申请人有可能转移财产或者债务可能爆发的情况下,尽快向法院提出申请,避免因拖延而错失保全时机。 财产保全是有时效性的,并非永远有效。根据民诉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在收到法院的保全结果反馈文书后,应记录保全时间,并在保全期限到期前及时申请续封,以免因保全期限届满导致解封。 申请诉讼财产保全是保障民事权利的重要法律手段,但同时也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程序要求。申请人除了需要满足必要的条件外,还需充分考虑保全金额的合理性和担保费用的支出,以确保申请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关注“海涵律师事务所”公众号
及时获取实时专业的法律资讯信息
以及对外公开培训课程
课程报名以及业务咨询